


市場上金融類APP琳瑯滿目,究竟應該怎樣監管呢?就讓防控中心為讀者們一一揭曉。
5月10日,國家網信辦點名通報了48款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網絡借貸類APP,并責令相關APP運營者于通報發布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整改。一時間,以網貸APP為代表的移動金融客戶端(以下簡稱“金融類APP”)成為坊間討論個人信息保護的熱門話題。
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簡稱“防控中心”)對此次通報的名單梳理發現,48款網絡借貸APP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違反必要原則(即APP自我限制信息收集范圍,不收集對服務不必要的個人信息)和《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
談到這里,想必大家不禁有所疑問,市場上金融類APP琳瑯滿目,究竟應該怎樣監管呢?以下,防控中心為讀者們一一揭曉。
金融類APP的監管依據有些?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網絡科技以及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各有關部門和協會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條例和規章制度,特別是2016年以后,制定行為進入高峰期,切實加強了金融類APP的監管,按照實施日期的順序,防控中心為大家梳理如下:

金融類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和四十二條,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明確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運營者不得因用戶不同意收集非必要個人信息,而拒絕用戶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務。對于金融類APP的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該規定也進行了明確說明,防控中心為各位讀者梳理如下:
金融類APP具體歸誰管?
金融業是特許行業,金融類APP既具有一般APP的科技性特點,也具有金融業的專業性特點,因此金融類APP須嚴格符合金融業的監管規定,相關監管工作是按照專業化的分工協作方式進行落實的。
第一,在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方面,《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的第四條列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APP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建立健全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督管理聯合工作機制,統籌推進政策標準規范等相關工作,加強信息共享及對APP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指導”。因此,在金融類APP的個人信息保護管理上,前述的四個部門是主要監管部門。
第二,在內容管理方面,《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第三條明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內容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內容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所以,在金融類APP的信息內容管理上,互聯網信息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相關工作。
第三,在APP的安全管理方面,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發布金融行業標準 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的通知》(銀發〔2019〕237號)有關規定,金融類APP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規范,由中國人民銀行制定。
第四,在備案、投訴處理等方面,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所制定的《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明確:“按照《關于發布金融行業標準 加強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安全管理的通知》(銀發〔2019〕237號)要求,協會負責對金融行業移動客戶端應用軟件開展包括實名備案、風險監控、投訴處置、自律管理等相關工作”。這表明,上述幾項工作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負責。
形勢嚴峻
近期,360數科公司反詐實驗室公布了2021年假冒金融類APP電信詐騙趨勢調研結果,數據顯示:2021年,假冒知名金融類APP,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廣撒網,并編織保證金、解凍費、工本費等名目詐騙錢財的騙局呈現高發趨勢。一季度期間,該類騙局環比增長19%,并衍生出提升提現金額權限、承諾所交費用全額退回的新話術。調研指出,電信詐騙團伙炮制的連環收費名目,讓8成受害人的財產損失達到5000元以上。
可以看出,當前金融類APP,尤其是脫離監管視野的“野生”APP發展迅速,相關監管面臨巨大壓力。同時,由于盜版違法成本低,對盜版行為的打擊力度相對小,各類假冒APP也屢見不鮮。對于安卓系統來說,由于其開源性的特點,APP分發渠道五花八門,管控難度非常大。金融業蘊含了巨量的資金流通,相關的APP管理使用漏洞更是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在當前嚴峻的形勢下,廣東金融消費者必須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自覺抵制違法違規金融APP,否則無法獨善其身。
為方便廣大金融消費者查詢、下載并使用安全可信的金融客戶端軟件,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上線了移動金融可信公共服務平臺(訪問地址:https://mftp.nifa.org.cn),防控中心建議大家在下載使用金融APP前都可以登陸該平臺進行查詢。

本文內容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