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十一”全民網購狂歡即將來臨,各種優惠活動、預售熱潮已讓人眼花繚亂,在“買買買“和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之中,電信詐騙分子也開始緊跟熱點,正緊盯著磨刀霍霍的消費者。詐騙套路多,且買且謹慎!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簡稱“防控中心”)推出防控中心小課堂——電信詐騙二三事,教您從容面對電信騙局。
除以上視頻提到的電信詐騙形式外,生活中的電信騙局花樣百出:
-
冒充熟人。不法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領導,在電話中讓受害人猜測身份,當受害人報出熟人姓名后立即承認,并謊稱將要來看望受害人。臨近看望日期時,通過編造銀行卡轉賬受限、車禍、生病等急需用錢為由,向受害人借錢并告知匯款賬戶,達到詐騙目的。
-
利用受害者親屬信息進行詐騙。不法分子以受害者的兒女、父母、同事的名義,通過謊稱受害者親人被抓或出車禍,要求速匯擔保金或贖金。受害者不加甄別,結果被騙。
-
冒充好友網聊借款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種植木馬病毒等手段,盜用他人網絡賬號,并事先竊取賬號使用人的視頻信息,在實施詐騙時播放事先錄制的使用人視頻,以獲取信任。再分別給使用人的好友發送請求借款信息,進行詐騙。
防控中心溫馨提醒:
面對涉及轉賬、借錢等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切勿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的信息,謹慎核實對方身份。同時加強自身的防騙意識,遇到可疑情況可及時咨詢公安機關。
延展閱讀
-
什么是電信詐騙呢?
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通常冒充他人及仿冒各種合法外衣和形式或偽造形式以達到欺騙的目的,如冒充公檢法、商家公司廠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各類機構工作人員、電商客服等,偽造和冒充招工、刷單、貸款、手機定位、招嫖等各種形式進行詐騙。
-
電信詐騙的特點是什么?
蔓延性大、翻新速度快、跨國跨境詐騙突出構成了電信詐騙的特點,也使得公安機關打擊難度增大。